2017 年 12 月 28 日起,微信小游戏“跳一跳”在百度中的搜索指数那是噌!噌!噌!地上涨。截至到 12 月 31 日下午,微信指数表示,已有3. 9 亿人玩过这款小游戏了, 相信 2017 年最后这几天,大家身边的很多人都是沉浸在“跳一跳”这个微信小游戏中度过的。
估计这款小游戏的开发人员年终奖是不用愁了呢?那么,这款游戏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引人入坑?尝试着从游戏入口、游戏玩法和游戏结束这一游戏过程对此中原因进行分析。
1. 游戏入口
在游戏入口方面,“跳一跳”从“召唤”-“触发”两个阶段完成了游戏入口的铺垫,吸引用户到小游戏中。
1.1“开屏召唤”
在微信最新版本中,“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事”被设为微信开屏页面。像是游戏中首领的一个召唤,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1.2 “交互设计”的触发
微信这次巧妙地将“下拉”这个交互形式设计为“跳一跳”的快捷入口,一方面符合用户下拉刷新的使用习惯,方便用户找到并开始玩这款游戏。另一方面不占用用户的主屏幕空间和手机内存,使用户可以即玩即走。与此同时,微信也利用了“跳一跳”这款游戏来培养用户下拉使用小程序的习惯。可谓是一举两得。
1.3 “PUSH键”的触发
游戏界面设计简单但不单薄。跳一跳的游戏首页只有“游戏名称跳一跳”、“游戏slogan”、“开始游戏”这一push按钮和排行榜这 4 个元素。背景纯色可以直接突出这 4 个主体,强化人们的印象,触发人们的游戏兴趣。
“跳一跳”游戏的玩法可谓是“简约不简单”,看似十分容易上手,却又处处充满心机。
2.1 游戏门槛
就像射弹弓一样,一摁一跳。对于 9 亿微信用户来说,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很快的进入游戏状态中。
2.2 游戏难度
跳跃台样式的变化多样,跳跃台之间的距离长短不一,游戏背景颜色的阶段性变化等,不仅适当的增加了游戏难度,激发用户的挑战心里,还为用户带来了新鲜感,使用户不会对游戏很快的厌倦。此外,由于每一次只出现一个跳跃台,下一个跳跃台是未知的,且每一次重新玩游戏时,跳跃台的安排也不一样,这可以激发用户的好奇心,为用户的持续玩乐带来了动力。
2.3 游戏奖励
多变的加分机制调动着用户的兴趣,如下图所示:
-
成功跳跃不落地:+ 1 分。
-
正中跳跃台中心:+双倍分数。
-
跳到音乐盒、便利店、魔方和井盖等特别的跳跃台时多停留一会,可得到惊喜加分。
在加分规则的变化中,用户也可以看到跳跃台图案的动态变化,听到跳跃台发出的水声、音乐声等等,使游戏不仅不枯燥,还为用户带来了“加分酬劳”。
2.4 用户成长轨迹
在游戏中,每次分数超越其他微信好友时,游戏界面都会提示,像是在为用户报道有用户成长与发展轨迹。这种即时排名机制就像电玩中的赛车游戏一样,随时激发用户的斗志。
3. 游戏结束
“一种行为要想变成习惯,该行为必须有很高的发生频次和可感知到的实用性。”[1]
因此,游戏好玩仅仅是一方面,在游戏结束时也需巧妙设计,来激发用户的二次行为,提高用户的游戏频率,使用户形成一种习惯。
3.1 社交属性
游戏结束后,会有分数显示和游戏排名,激发用户的竞争心里。并且在这两个模块之间有“发起挑战”这一选项来链接用户,发挥游戏的社交属性。
3.2 营造危机感
每周凌晨刷新分数,就像淘宝积分年末清零一样,让用户有危机感,来再次刺激用户的使用。
3.3 “沉没成本”效应
底部的“再玩一次”按钮比较显眼。在用户对此游戏上瘾后,利用“沉没成本”效应,想着,玩都玩了,在玩一把,争取超过某某某,超过XX分等,来激发用户的二次行为。
4. 总结
激发力即激发用户参与并持续参与的源泉,是用户参与游戏化场景的动力。约束、情感、叙事、进展和关系是5 种游戏化设计激发力[2]。在本次游戏中:
-
约束:《社会心理学》中,当用户自由度过高的时候,其满意度是降低的。而加以适当的约束可以提高满意度。本游戏中,游戏简单的门槛可以给予用户控制感,来吸引用户,而一系列的游戏规则给予的约束,可以使游戏的乐趣更加有弹性,创造用户的游戏心流。
-
情感:在本次游戏中,一定的游戏难度激发了用户的挑战心理;不同的游戏规则与不确定的跳跃台安排引起了用户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排行榜激发了人们的竞争心理;分数清零激发了人们的危机感;游戏分数分享激发了人们的炫耀心理。
-
叙事:不断地平台跳跃就是一个故事的持续叙述。
-
进展:在游戏过程中,超越同伴分数的时候游戏界面的提示就是用户成长和发展轨迹的描述。
-
关系:排行榜、挑战、分享等社交属性使游戏平台链接了用户。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娱乐体验稍纵即逝,人们上瘾的快,抛弃的也快[1]。而这款小游戏在此时刻横空出世,也许是微信小程序革命中的一块“拍门砖”,帮助用户培养使用小程序的尝试~也许是逐渐将微信推到最大的游戏分发平台上的一个台阶吧[3]。